大陆机电▏电力行业是碳减排主力军
3月23日,“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路径分析——基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期间,国际信息中心课题组发布《碳价对中国能源及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研究报告,旨在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的低碳发展路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报告具体分析了三种情景,即惯性发展情景、现有政策情景和减排情景。研究显示,若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较现有政策情景下降17亿吨,届时峰值在110亿吨左右,碳价需要达到130元/吨。其中,主要的技术减排潜力将来自发电行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天然气发电等,合计约贡献减排量8.4亿吨,占全部减排量的一半。因此,电力行业也成为能否提前达峰的关键。但电力行业燃料替代(天然气及生物质代煤)的减排潜力只有2.6亿吨二氧化碳,剩下的5.8亿吨二氧化碳都需要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来实现。因此必须要解决好当前普遍存在的弃风弃水甚至弃核问题,保障可再生能源满额发电,确保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
从细分行业看,在碳价格为130元/吨水平下,钢铁行业有超过4亿吨减排潜力,其中2亿吨的减排量可通过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节能技术改造实现,即直接降低炼铁用煤和冶炼用电;水泥行业总的减排潜力为4600万吨,其中,节约用煤的技术仍能够直接带来收益,而节电技术、燃料替代的经济性不足,只有进入碳市场方可得到推广和实施;建筑行业减排潜力为1.7亿吨,其中“无悔行动”(减排收益大于投入,减排成本小于0)的减排潜力在0.4亿吨左右,剩余则需有碳价格激励。不过,在交通行业,即使没有碳市场,只要汽、柴油价保持在目前6元/升上下,绝大部分节油技术和天然气替代便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减排潜力在6000万吨左右,因此从目前来看,交通部门纳入碳市场的需求并不迫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估算有超过3亿吨减排行动是“无悔行动”。换言之,即使没有减排政策要求,只要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将有3亿吨的节能潜力来自企业技术的提高,占到总减排需求的15%。这些“无悔行动”将主要来自钢铁、水泥和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交通工具的燃油经济性的提升。不过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技术之所以未被采用,主要与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相关。尽管模型测算投资此类技术具有正收益,但是从企业投资决策等角度看,其机会成本可能更高,因此若没有碳市场、碳价格来提高其收益率,可能仍然无法引起企业的注意。
另据了解,基于我国拟在2017年启动全国范围的碳市场,报告设计了三个碳价格情景:一是高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年起到2030年,我国碳市场上碳价格一直控制在130元/吨左右的高水平。二是中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年起碳市场中的碳价格从50元/吨逐步上升到2022年的130元/吨,此后维持在该水平。该情景反映出我国将加快碳市场发展,并作为首要减排政策工具,发挥主导作用。三是低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2022年的五年时间里碳市场上的碳价格稳定在50元/吨的水平,此后再逐步上行,到2030年达到130元/吨的目标水平。
该研究认为,在低碳价情景下,由于2022年之前都将保持在50元/吨二氧化碳的水平,能够被采用的技术是有限的,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需要大力发展的太阳能发电和天然气发电技术都因为成本问题被排除在外。同时值得注意的是,3亿吨的“无悔行动”潜力引入,仍然存在未量化为成本的壁垒或者障碍,理论测算需要由相当于80-100元/吨的碳价来抵消。因此纯粹依靠碳市场,50元/吨的碳价仍不足以吸引企业投资这些技术。另外,尽管此时水电、风电及核电位列其中,是主要的减排技术,但考虑到我国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弃风、弃水问题,若能源领域体制改革不到位,这些技术的真正减排潜力可能也要打折扣。因此虽然从经济性角度看,低碳价情景是最好的,但是从对减排技术的推动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高碳价情景则会从最开始就为各种低碳技术提供足够的激励,所以最有利于低碳技术进入。而中等碳价情景虽然在2017年开始的碳价不够高,但是在2020年可以达到80元/吨二氧化碳的水平,能够在“十三五”末期对光伏和天然气发电技术的推广形成有效激励。所以从激励技术减排的角度看,中高水平的碳价设置至关重要。
在从减排效果、减排经济性、减排对就业的冲击、“十三五”时期技术减排潜力四个方面综合评估三个情景后,报告认为,确定最优碳价路径应满足以下三个原则,即减排经济有效,对就业的短期冲击要小于经济可承受的底线,尽量激励减排技术的提前投资以减少投资对碳排放的锁定效应。
据悉,报告对于GDP和能源需求增长的估计为:“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速为6.7%,2021-2025年GDP年均增速为6.2%,2026-2030年GDP年均增速为5.4%,现行政策情景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上升,但增速逐渐放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缓慢“脱钩”,“十三五”年均增速2.8%,2020年达到49亿吨标煤,2030年达到60亿吨标煤,2021-2030年的年均增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