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环境也随之持续恶化,大气污染防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大气污染的根源在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因此解决大气环境问题,能源行业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改变能源结构,当务之急是减少燃煤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推动新能源发展。
经过“十二五”的不懈努力,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已初步显现。据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透露,2015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趋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1%、3.6%、5.8%、10.9%,“十二五”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减排目标完成的背后是能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达到40.2亿吨标准煤,突破40亿吨标准煤的控制线,其后仍在逐年小幅递增,2015年达到43亿吨标准煤的历史高点,同比小幅增长了0.9%,在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减少的情况下,虽然总量控制目标未能实现,但能耗增幅总体微弱。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累计下降17克,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33%、35%和39%以上。
大气污染状况的明显改善,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积极变化密切相关,数据的背后,是我国向能源清洁化转型的不懈努力。除了传统能源作出突出贡献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我国光伏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根据专家统计,使用化石能源每发1千瓦时电要耗费约0.4千克标准煤,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250亿千瓦时光伏年发电量可节约100亿千克标准煤,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328.5亿千克,为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水电的标志性工程,三峡水电站2014年全年发电量达到了988亿千瓦时,创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世界最高纪录,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累计为社会节约原煤消耗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多万吨。
随着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的突飞猛进,水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的集体发力,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快速提升,未来将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不可估量。
大陆机电充分利用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力推广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为用户寻找节能点,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加快智能微电网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区域内的最大利用。咨询电话:400-853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