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的持续雾霾,让节能减排再次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在炼油、乙烯、化肥、氯碱、电石、纯碱、无机盐、橡胶等子行业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到2017年,石化和化学工业力争建设150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这意味着,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将浮出水面。
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提上日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我国2012年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我国常规能源利用率比较低,单位产值能耗高,我国的万元GDP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能源密集型产业低水平过度发展、比重偏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四大高载能产业用能约占能源消费总量一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面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呼声日渐高涨的形势,企业必须继续进行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目前,我国当前节能减排仍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改造和管理模式提升等传统方法来实现。企业如果想取得最大的节能效益,需要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并通过能源管控系统来支持统筹节能技术和经济运行方法,并且高效协调和管控各项节能工作。
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即能管管理中心,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建立的管控一体化的系统性能源管控系统,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
国家对能源管控中心建设进行重点支持
能源管控中心作为能源信息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监控和管理的功能。对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煤气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单位能耗等可起到重要作用,对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判断、处理达到快速、准确,对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能源供需的合理调整和平衡达到高效都十分有效。因而,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非常有助于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提高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2009年,财政部、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奖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 [2009] 647号),指出:“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工作”。2012年11月22日,财政部经建司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共同启动了第四批《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补助资金申报工作,并提出2013年重点支持石化、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并对97家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主要支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优化和节能信息化改造,智能化、节能环保产品(设备)改造更新等3方面建设内容。
同时在国家层面支持的情况下,各个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对辖区内企业建设的能源管控中心进行支持。
验收测评促进能源管控中心质量提升